民生健康网: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

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中医养生 > 正文

阳虚的主要症状

2023-06-08 11:33:22

互联网

阳虚的主要症状

中医将人类的体质分为九种,如平和体质,阴虚体质,湿热体质等,今天和大家讨论的是阳虚体质。体虚可分为阴虚和阳虚,很多人分不清阴虚体质和阳虚体质,那么什么是阳虚体质呢?阳虚体质有哪些特征呢?

阳虚体质的表现:

总体特征:

阳气不足,以畏寒怕冷、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
形体特征:

肌肉松软不实。

平素畏冷,

手足不温,喜热饮食,精神不振,舌淡胖嫩,脉沉迟。

心理特征:

性格多沉静、内向。

发病倾向:

易患痰饮、肿胀、泄泻等病;感邪易从寒化。

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

耐夏不耐冬;易感风、寒、湿邪。

阳虚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:

1、阳虚表现:畏寒怕冷、手脚冰凉

阳虚的主要症状为畏寒怕冷,手脚冰凉。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,阳气不足,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“寒冷”状态。 中医认为畏寒怕冷主要为脾肾阳虚而引起

2、阳虚表现:完谷不化

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。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肠胃不好,消化不良。

3、阳虚表现:精神不济

阳气不足,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,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。 如果阳气极度虚弱,不能维系正常的气血运行,就会表象出白天精神萎顿、疲惫,晚间烦躁不安、难以入睡的情况。如果失眠伴随手足发凉等症状,是阳气极度亏虚的表现。

4、阳虚表现:宫寒、痛经

月经紊乱,剧烈痛经,月经延期,月经量少,颜色发黑,或血崩,宫寒。有些女性在怀孕之后还会出现流产或胎停孕的现象。

女性的雌性激素大部分是由子宫、卵巢产生,因此,阳虚体质的女性,易出现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、子宫内膜异位等病症,而且会精神疲惫面色苍老。

如果你非常的怕冷,经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,那么你可能就是阳虚体质了,平时要多注意锻炼身体,多保暖,多吃一些温补食材。

由于虚损的部位不同,阳虚患者的 表现可宵不同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:

心阳虚:

心悸气魁,怯寒喜暖,白汁肢冷,脉律不齐肯歇 止等。

脾阳虚:

脘腹冷痛喜温,胃口较差,清淡不渴,肢体浮肿,大便稀薄,食乳婴儿还可见便稀色绿等证。

肾阳虚:

而色眺白,形寒肢冷,腰酸乏力,性功能衰退, 男了阳瘘,女了日冷。另外,阳虚的患者多兼有气虚。

阳虚体质保健法

所谓阳虚是指机体阳气不足,即俗称“火力不足”,是机能减退、反应低下的一种体能状态。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气虚为主,其临床表现常有平素怕寒喜暖、手足不温、喜热饮食(进食生冷则易腹痛、腹泻或胃脘冷痛)、腰膝冷痛、小便清长、大便溏薄、舌体胖嫩、舌苔白滑及脉沉等。

1、饮食保健

阳气虚弱宜适当多吃一些温肾壮阳的食物。常可选用羊肉、鸡肉、带鱼、狗肉、鹿肉、黄鳝、虾及刀豆、核桃、栗子、韭菜、茴香等,这些食物可补五脏、添精髓、强壮体质。在饮食上,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。还可选用适合自己的药膳调养,如虫草炖老鸭可补肾益精、滋阴壮阳。

2、药物保健

常用于补阳的保健中药很多,可选用鹿茸、冬虫夏草、肉苁蓉、补骨脂、杜仲、菟丝子等。可选用适合自己的补阳保健药方。肾阳虚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、全鹿丸等,脾阳虚弱可选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;脾肾两虚者可选用济生肾气丸等。

3、起居与锻炼

阳虚之体,适应寒暑变化的能力较差,在严冬,应避寒就温,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。还可遵照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,在春夏季节,注意从饮食、药物等方面入手,借助自然界阳气培补阳气,亦可坚持做空气浴或日光浴等。在运动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五禽戏、八段锦及各种球类运动等。

当前页面地址:http://www.msjkw.net/zyys/1926.html

文章关键词:阳虚的主要症状
相关阅读
  • 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龙骨有什么好处

    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龙骨有什么好处

    龙骨是一种中药材,也叫五花龙骨。为古代哺乳动物象类、犀类、三趾马、牛类、鹿类等的骨骼化石。既可以食用,也可以作药用。那么龙骨的功效与作用是怎样的呢?一起来看看吧。..
  • 壮阳最好的四大中成药 这四大中成药壮阳最好

    壮阳最好的四大中成药 这四大中成药壮阳最好

    肾虚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,而造成肾虚的原因也有很多。对于男人来说肾的健康很重要,因为肾虚给男人带来的危害非常的大,所以补肾壮阳成为了男性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。那么壮阳最好的四大中成药是什么呢?下面一起来看看吧。..
本类排行
本类推荐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Sitemap

民生健康网 Copyright@ 2020-2030 http://www.msjkw.net 备案号:鲁ICP备16040704号-2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跟我们联系。

扫码访问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