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生健康网: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
2023-08-10 09:38:45
互联网
转氨酶偏高不一定就是肝炎,转氨酶偏高的原因较多,常见于肝炎、药物性肝损伤、酒精性肝病、自身免疫性肝病、脂肪肝等。但并不意味着患者一定患有肝炎,还可能存在其他肝脏疾病,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。
1、肝炎:转氨酶偏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肝炎,包括甲型肝炎、乙型肝炎、丙型肝炎、戊型肝炎等,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可表现为转氨酶升高,同时伴有白细胞升高、胆红素升高、皮肤发黄、乏力等症状。乙型肝炎、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可表现为转氨酶偏高,同时可能伴有白细胞和胆红素的升高,也可以出现乏力、食欲下降、肝区不适等;
2、药物性肝损伤:如抗结核药物、化疗药物等,都可能会引起肝细胞损伤,从而引起转氨酶偏高;
3、酒精性肝病:长期大量饮酒也可以引起酒精性肝病,可表现为转氨酶偏高,同时可伴有肝脏肿大、肝区疼痛等症状;
4、自身免疫性肝病:自身免疫性肝病可累及肝脏,引起自身免疫性肝炎,可表现为转氨酶偏高,同时可能还会伴有皮肤的改变,出现皮疹、关节痛、发热等;
5、脂肪肝:属于轻度的肝细胞损伤,可表现为转氨酶偏高,同时可能还伴有脂肪增多症,除了肝细胞损伤以外,还可以出现乏力、右上腹不适等症状。
除此之外,心肌炎、骨骼肌损伤、胆道疾病、胆管疾病等,都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偏高。所以当患者出现转氨酶偏高的情况,需要综合判断并进行其他相关检查,明确是何种原因导致,是否患有肝炎。
上篇: 乙肝E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
下篇: 腰椎间盘突出最好的治疗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