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生健康网: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

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生活百科 > 正文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2024-08-08 16:10:13

互联网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 

中国人苗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如今,不管男女老少,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:“我要减肥!”

据资料显示,我国肥胖人数已超越美国,成为全球胖子最多的国家。而在地域分布上,北方的胖子比南方更多,特别是河北、内蒙古、山东、天津、辽宁等地方,肥胖情况最为严峻。

01

中国肥胖地图出炉,最胖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衡量一个人的胖瘦程度,我们通常会看他的BMI指数,BMI处于18.5—24之间就是健康的体重,若达到24和28,则属于超重与肥胖。

按照这个标准,中国到底有多少人超重或肥胖呢?2023年8月,国际期刊《糖尿病、肥胖与代谢》发表了一篇重磅研究报告,为中国描绘了一幅最新的“肥胖地图”。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◎ 图:《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》截图

 

报告显示,2019年我国有34.8%的人超重,14.1%的人肥胖。位列肥胖榜单前三名的是内蒙古、山东和河北,它们的总体超重率与肥胖率均名列前茅。

相应地,瘦子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为广东、海南、江西。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 

◎ 全国各省超重比例与肥胖比例。数据来源:《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》/图:39深呼吸制图

让北方朋友更扎心的是,中国“腰最粗”的一群人也生活在北方。

《肥胖》杂志一项类似的研究也显示,我国“腹型肥胖”最严重的几个省市为天津、西藏、北京、山东、黑龙江、河南,无一例外均在北方

所谓“腹型肥胖”是指男性腰围>90厘米、女性腰围>85厘米。除BMI外,腰围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肥胖。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◎ 图:123rf

 

如今,“南瘦北胖”已成为我国的一种独特现象,到底是什么原因催生出了这种“中国特色”?

02瘦成闪电的南方人,是吃出来的

南方人以爱吃闻名,在我国八大菜系中,除鲁菜外,其余均出自南方。以广东粤菜为例,美食应有尽有,白切鸡、煲仔饭、艇仔粥、炒河粉、烤乳猪……让人垂涎欲滴。

在这样一个“美食天堂”里,广东人总体超重率却全国倒数第一,肥胖率全国倒数第三。

有人戏称,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,是因为广东人吃得少。如:

广东一笼包子有8个,而北方一笼包子就1个。▽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◎ 有人认为,北方人饭量比南方人大,导致北方人比南方人胖。/图:39深呼吸制图

 

广东人的一盘菜,在北方人眼里只是一碗菜。▽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 

◎ 南方的餐具小巧精致,分量较少。/图:全景视觉

去广东茶楼吃早点,一碟茶点送上来,北方人以为是一人份的,结果是大家一起吃。▽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 

◎ 广东特色茶点。/图:123rf

二者分量如此悬殊,以至于据说广东人去北方点菜,是会被撑死的……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◎ 图:网络截图

 

吃得少,真的是广东人苗条的原因?但看看身边的广东人,好像都特别能吃,他们可以从白天吃到黑夜,早茶、午饭、下午茶、晚餐、宵夜,嘴巴没停过……

针对这种现象,一种观点认为,“南瘦北胖”不是饭量差异导致的,而是与南北方不同的饮食模式相关。

在北方的餐桌上,摆着的永远都是肉夹馍、拌凉皮、葱油饼、炸酱面……请人吃饭一定要有“硬菜”,如猪肘子、葱爆羊肉等。但假如你生活在南方,会发现吃的都是米饭、鱼肉、鸡蛋、青菜,各种食物均衡搭配。

2022年发表于《Nutrients》期刊的一项研究中,研究者将中国的饮食分为四种模式:以小麦为主的北方模式,以大米为主的南方模式、以大米为主的其他模式和多元化模式。结果发现,北方模式有更多的能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(超过60%),这可能是导致北方人超重和肥胖的原因。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 

◎ 北方饮食模式与南方饮食模式对比:北方美食虽能满足口腹之欲,但在获得快乐的同时,也收获了“沉重”的体型。而南方的饮食搭配均衡,能摄入更多的蛋白质、膳食纤维与维生素,有利于减少肥胖的发生。/图:39深呼吸制图

相对于北方人而言,南方人更喜欢吃青菜和煲靓汤,比如在广东,一顿饭如果没有青菜和靓汤,那这顿饭就相当于白吃了。

专家解释称,青菜富含的膳食纤维,有助于增加饱腹感;而饭前喝汤,则不至于让人吃得太饱,对控制体重有帮助。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 

◎ 在北方人看来,土豆、芋头、红烧茄子,都能当做青菜。这种“碳水+碳水”的饮食方式,让北方人在变胖的路上一去不复返。/图:123rf

此外,南方人口味清淡,擅长清蒸、白灼、烫煮;而北方人口味较重,做饭喜欢爆炒、油炸、烧烤。口味与烹饪方式的不同,也是导致南北身材差异的关键原因。

资料显示,南方人盐日均摄入量为7-8克,远低于北方人12-18克的摄入量;另据2012年的调查,广东居民烹调油摄入量仅为30.2克,比全国平均摄入量少了约12克;而在吃糖方面,北方人却更胜一筹,2017年我国食糖消费量最高的省份是北方的黑龙江和甘肃,远超全国平均水平。

盐、油、糖,是引起肥胖的“三剑客”,南方人摄入少了,自然就更苗条了。

03

钱包越瘦,身材越胖?

一个人的一日三餐,决定了他的身材走向。同样作为中国人,为何南北方饮食偏好无法统一?

有人利用“基因”来解释这一问题。

2018年,《细胞》杂志一项研究显示,一种名为“FADS2”的基因在中国北方人群中更为普遍。研究者认为,这个基因会影响北方人的饮食偏好,进而导致南北方人的体型差异。

不过,把肥胖单纯地归咎为基因的结果,似乎只是为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找一个合理的借口。实际上,导致肥胖的因素远不止于此,还包括生存环境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。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◎ 图:全景视觉

 

有一种猜测认为,北方人在发胖路上,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。我们都知道,北方天气冷,为了储存更多的能量来抵御严寒,北方人必须“整俩硬菜”,吃得多了自然就胖了。而且,一到冬天人们就想宅在家,动得少,身体代谢就慢,长胖就变得更加简单。

而在广东、海南等南方省份,气候温暖,身体能量代谢更快,即便是在冬天也可以出去走走,自然就不容易长胖。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◎ 图:网络截图

 

还有一种推测是,南北身材差异是由于收入差距引起的。2021年一项研究显示,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与肥胖率之间呈“倒U型”关系。即收入水平越高,居民肥胖率越高;但到了一定阶段后,居民的肥胖率会慢慢下降。

不难理解,当你一穷二白时,自然会饿成瘦子;当你挣到一点钱后,就会“大开吃戒”,容易把自己吃成胖子;但当你的财富越积越多,健康意识就会逐渐上升,继而开始健康的饮食方式,身材也就随之瘦下来。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◎ 图:123rf

 

目前,我国经济规模大致呈“南高北低”格局,其中广东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,GDP总量连续35年位居全国首位。

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,人们收入增加,忍饥挨饿的现象如今基本不会出现。根据上文的理论,目前北方多数地区尚处于“倒U型”的中间时期;而部分南方城市估计已处于“倒U型”的后半段,此阶段的人们收入更高,饮食更健康,人也更苗条。

 

中国最新“肥胖地图”出炉,胖子最多的省份居然是……

 

◎ 居民收入水平与肥胖率呈“倒U型”关系。/图:39深呼吸制图

综上所述,导致北方人肥胖的原因,有时候并非他们“管不住嘴、迈不开腿”,而是因为他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这个世界的“潜移默化”,这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问题。

当然,“南瘦北胖”只是大数据呈现的一种结果,这个结果并不能解释个体差异,南方省市肥胖率低,不代表作为南方人就可以从此放飞自我、胡吃海喝。

肥胖会给健康带来严重威胁,大量研究证明,肥胖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疾病已超过200种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脂肪肝等,甚至与17种癌症密切相关。

目前,我国肥胖群体日益扩大,超重肥胖导致的相关财政负担越来越重,“减肥事业”刻不容缓!特别是对北方人而言,更是任重而道远……

当前页面地址:http://www.msjkw.net/baike/11715.html

文章关键词:中国最新 肥胖地图
相关阅读
  • 牙结石怎么去除

    牙结石怎么去除

    其实这种物质是牙结石,它就像给牙齿和牙龈糊上了一层水泥,看似牢固,实则暗中滋生细菌,给牙齿健康埋下病根。..
  • 二十四节气表 24节气表图大全

    二十四节气表 24节气表图大全

    以前我们没有日历表来看每天时间,那是怎样确定季节的呢?那时候有二十四个节气,每6个节气是一个季节,因此大家的农事活动都是根据节气而来的。那么,二十四节气表去哪找呢?以下是万年历小编带来的24节气表图大全,一起去看看吧。..
本类排行
本类推荐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Sitemap |

民生健康网 Copyright@ 2020-2030 http://www.msjkw.net 备案号:鲁ICP备16040704号-2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跟我们联系。

扫码访问手机版